采撷文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培养工作 >> 学术论坛 >> 采撷文心 >> 正文

2020年导师讲坛第三期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9日    点击数:

为加强交叉型、复合人才的培养,学校每学年秋季学期开设“导师论坛”,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研究需求,跨学科选修相关课程,为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平台。论坛开设基本情况如下:

设三个分讲坛:1、文学大讲坛。由翻译学院、东北亚学院、艺术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推荐导师开设专题。2、理工大讲坛。由机电学院、海洋学院、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数学学院推荐导师开设专题。3、经管法大讲坛。由商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威海)、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推荐导师开设专题。

计划每学期每个分讲坛开讲12周共24学时,三个讲坛共72学时。每周每个讲坛推出1个导师2个学时,三个讲坛时间不冲突。研究生可以任意选听。在三个讲坛听课满32学时,期末提交一份学习心得,导师批改合格后可得2学分。倡导跨学科跨专业选听,可作为跨学科选修课计入学分。


一、理工讲坛

主题:大数据与网络安全

导师:宋礼鹏,硕导,专业方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地点:网络楼报告厅

时间:10月6日(周二)晚7:00-8:40

课程简介:网络空间安全一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研究领域。大数据是一把利剑,它本身存在安全隐患,但又能借助AI赋能网络空间安全。本课堂将介绍网络空间安全的研究内涵、大数据安全和大数据赋能安全等。


二、文学讲坛

主题: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版本校勘问题——以郭沫若作品汇校为例

导师:孟文博,硕导,专业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地点:网络楼报告厅

时间:10月7日(周三)晚7:00-8:40

课程简介:本课程以郭沫若作品汇校为例,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一个长期以来易被忽视但又非常重要的问题,即文学作品的版本校勘问题。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尤其是那些名著,从最初发表到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式,中间往往会经历初刊本、初版本、修订本、定本等各种版本的演变过程,许多名著都有多个版本,比如巴金的《家》就有十个版本。同一作品的众多不同版本往往是作家本人在不同时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之后再版而形成的,作家对自己作品的修改有时是出于艺术性的考虑,有时则由其思想性的变化所决定,这些纷繁芜杂的修改很容易就遮蔽了作家最初的创作意图或思想倾向,对我们的阅读和研究形成误导,因此,熟悉文学著作的版本演变情况,并以校勘的方式发掘出因作家修改而形成的异文,才能拨开遮蔽史实的历史浓云,还原作家的真实思想状态和新路历程,从而让我们能够真正看清历史实情,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作家作品。


 

三、政法经管讲坛

主题:生活中的管理决策

导师:蒋鹏,博士后,硕导,专业方向为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管理决策

地点:网络楼报告厅

时间:10月8日(周四)晚7:00-8:40

课程简介:本课程以多属性决策分析的关键因素分析、网络图架构以及绩效值评估为主轴,培养学生善用决策分析方法,将所学实际应用于解决所面临之决策问题。